作者:企腾信息科技时间:
三年前我差点被一家号称"全栈开发"的作坊式团队坑到破产。如今复盘这段经历,发现90%的企业在选择软件开发app制作公司时,都踩过同样的坑。今天就用亲身踩雷经验,告诉你如何避开那些穿着西装的代码骗子。
第一课:报价单里的文字游戏
当初那家公司在合同里写着"包含基础功能模块开发",等实际对接时才发现,用户登录系统算一个模块,权限管理又算另一个模块。更离谱的是,他们所谓的"UI设计"竟然是用开源模板直接套用。后来接触过行业龙头软件开发app制作公司才知道,正规企业会把功能树状图细化到每个操作按钮,报价单精确到人/天工作量。
技术团队的面子工程
对方CTO在会议室展示的"十年开发经验"团队,实际派驻的却是刚毕业的实习生。直到项目延期三个月后,我才通过代码提交记录发现这个秘密。现在考察供应商时,我必做三件事:要求查看git提交日志、随机抽查成员社保记录、突击检查办公场地。靠谱的公司从不怕这些验证,反而会主动提供开发过程的透明化管理系统。
交付后的运维黑洞
最致命的陷阱往往在验收后出现。那家公司的"终身免费维护"承诺,实际意味着永远在排期的48小时响应。有次服务器崩溃,等他们处理时用户已经流失37%。现在我会特别关注公司是否提供SLA服务等级协议,以及是否有专门的DevOps团队。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区别,往往就体现在这些售后细节。
最近帮朋友把关项目时发现,头部开发商开始流行"对赌式开发"——达不到关键指标就返还部分费用。这种把风险扛在自己肩上的底气,才是判断软件开发app制作公司实力的终极标准。记住,敢和你签绩效协议的团队,往往比那些满嘴跑火车的"专家"可靠十倍。